銀川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2年
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
銀政發〔2022〕25號
各縣(市)區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門、各直屬機構:
《銀川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》已經銀川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批準,現印發給你們,請遵照執行。
銀川市人民政府
2022年2月14日
(此件公開發布)
銀川市2022年國民經濟
和社會發展計劃
一、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
2022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: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,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堅決扛起穩定經濟增長責任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統籌發展和安全,繼續做好“六穩”“六?!惫ぷ?,按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安排部署,以先行區建設為統領,全面落實“四個繼續走在前列”工作要求,加快推進“四大提升行動”,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,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,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。
2022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預期目標為(詳見附表):經濟發展提質增效,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%以上,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%以上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%以上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.5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%以上。人民生活品質提高,新增城鎮就業4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.5%以內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.5%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.5%,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%左右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,單位GDP能耗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自治區下達目標任務。
二、主要任務
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,著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:
(一)聚焦提升質量增加效益,加速構建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。以開展產業項目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,扎實推動產業發展、數字賦能和企業支撐戰略,全力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。一是提速增量做強工業。聚焦打造新材料、新能源千億級集群,新食品300億級集群,加快推進中環50GW太陽能級單晶硅、中鋼年產2萬噸特種石墨等重點項目,年內“三新”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。提升高端裝備制造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水平,加快現代紡織、生物醫藥、再生資源等傳統產業調整轉型,著力培育氫能、儲能等未來產業。深入推動“四大改造”,著力培育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企業10個以上,打造智能工廠3家、數字化車間3家,綠色工廠2家。開展企業梯次培育三年行動,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戶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50家,上市企業1家。二是提質增效做精農業。持續調整優化種養結構,全市糧食面積穩定在121.1萬畝以上,糧食產量達到68.6萬噸以上,瓜菜面積達到60萬畝以上,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,奶牛存欄達到24萬頭。著力推進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、乳業產業園建設。新認定“三品一標”農產品25個,創建市級示范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各20家以上,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。三是提檔升級做優現代服務業。不斷提高服務供給能力和質量,培育壯大科技服務、現代金融、現代物流、跨境電商、檢驗檢測等服務業態,推動現代服務業深度賦能重點產業發展。大力推動平臺經濟、會展經濟等業態發展壯大,進一步提升健康、養老、育幼、家政等服務業態品質和層次。著力推進全域旅游,加快發展西部聯游、四季可游,深化西夏陵、軍博園國家5A級景區創建,打造賀蘭山東麓、銀川黃河生態文化旅游帶,力爭全年旅游人次、總收入增長15%以上。
(二)聚焦釋放動力激發活力,加大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推進力度。一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撐。聚焦打造“科創中國”創新樞紐城市樣板,扎實推動創新驅動戰略,全市財政R&D投入增長30%以上,全社會R&D經費較上年增長17%以上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全年新增20家高新技術企業、1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,力爭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提升到40%。聚焦打造“單打冠軍”“隱形冠軍”,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30個。實施“鳳城引鳳”人才計劃,引進培養高水平人才創新團隊20個、科技和技術技能型人才2000名。二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。深入推進“五權”改革,積極推進用水權、土地權、排污權、山林權和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,加快盤活低效存量用地,建立碳排放數據庫,完成山林地“三權”分置。大力推動園區改革,著力發展特色園和園中園,構建園區與轄區新型利益共享機制,推進縣(市)區、園區一體化發展。加快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強化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,逐步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。有序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其他重點領域改革。三是構建全新開放格局。堅持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相結合,主動對接融入“幾字型”“十字型”黃河流域現代交通網絡,大力發展公鐵海多式聯運,加快完善天津港內陸港功能,爭取開通銀川至廣州、泉州西部快線班列。著力建設中歐班列(銀川)集貨中心,穩定運行國際貨運班列、卡車班列。加密和開辟國內國際空中快線,啟動實施銀川航空物流港項目,推動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。加快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建設,辦好國際智慧城市峰會等重大展會。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%,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.2億美元以上。
(三)聚焦擴大內需拓展空間,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。一是加快拓展投資空間。扎實推動項目牽動戰略,大力開展“五比”活動,實施寶豐儲能全產業鏈、晶環年產1200萬片藍寶石晶體切磨拋智慧化等重點項目建設,配合推進包銀高鐵及其支線、河東機場改擴建四期、銀昆高速北延伸等重大工程建設,全年實施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到1000億元以上,確保項目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。深化“首席服務官”、領導包抓重點項目等工作機制,強化用地、用能、用工等要素保障,力促全年項目開工率達到95%以上。高質量招引項目,強化產業鏈招商、專業招商、以商招商,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0%以上。二是加快推動消費復蘇。扎實推進重要商品市場升級、“一刻鐘”便民生活服務圈等國家級試點城市建設,加快發展周末經濟、夜間經濟、首店經濟、直播電商等經濟業態,認真辦好銀川歡樂購物季等大眾消費促進活動,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。大力引導大閱城等重點商圈智能化改造,加快建發悠閱城等城市綜合體建設,著力構建“全場景引流+新消費體驗+智慧化管理”新發展模式。支持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發展,加快貫通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,申建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。三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扎實開展營商指標便利度爭先進位行動,全面清理行政許可清單外違規變向許可。加快構建“親”“清”新型政商關系,上線運行銀川惠企“直通車”服務平臺。啟動銀川市科技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,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評級機制。持續深化“證照分離”“告知承諾制”改革,加快推進“跨省通辦”“一網通辦”等便利化措施,實現80%事項“一網通辦”,50%事項“全程網辦、全程掌辦”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。
(四)聚焦保護環境綠色轉型,持續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果。一是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。堅決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,制定出臺“四水四定”實施方案,統籌各類水資源配置,加強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,持續開展黃河干流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,鞏固超采區治理成果,嚴控高耗水產業發展,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與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,探索再生水市場化交易,力促單位GDP用水量下降4%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55,再生水綜合利用率力爭達到40%。二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。堅決打好綠色發展主動仗,緊盯“雙控”“雙碳”目標,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使用。加快能源轉型步伐,實施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,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,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。持續推進綠色交通一體化建設等項目,更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600輛,建成充電樁290個以上。扎實開展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全民宣傳實踐月”活動,推動綠色低碳成為生產生活新時尚。三是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。堅決打好環境污染整治攻堅戰,加強PM10、PM2.5與O3協同治理,擴大城區和鄉村清潔供熱范圍,爭創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城市,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力爭達到310天以上。深化未穩定達標入黃排水溝治理,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,大力推進城鄉結合部污水管網建設,確保黃河干流水質保持Ⅱ類進Ⅱ類出。加強農業面源、涉重金屬行業企業等污染治理,穩步推進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四是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。堅決打好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,實施賀蘭山東麓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,創建綠色礦山12個。實施典農河水生態修復等工程,接續整治黃河銀川段灘地。開展閱海、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,恢復濕地5.3萬畝。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創建,實施營造林6.7萬畝,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。鞏固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治沙成果,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平方公里。
(五)聚焦優化功能提升品質,全面推動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發展。一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。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提升行動,動態清零“三保障”和飲水安全問題,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。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,實施村莊清潔提升行動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計劃,開展空心村空心房整治,創建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(社區)6個,“四美”宜居鄉村20個,城鄉供水、“四好農村路”“快遞進村”實現全覆蓋,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、垃圾處理率、污水治理率分別達92%、95%和60%。二是加快現代城市建設。加快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建設,不斷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,實施火車站現代綜合樞紐、重要交通節點局部快速化改造工程等項目,建設市政道路16條,打通斷頭路4條,實施慢行綠道5條,建設過街天橋3座。持續提升城市品質,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改造,新建改建小微公園6個,完成動物園遷建。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、再生水配套管網、城市地下管線標準化建設等工程,建成區海綿化面積達到28%。創建國家城鎮燃氣改造提升示范市,開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。完善“城市大腦”功能,健全文明城市、衛生城市長效化機制,提升城市運行治理能力。擴大垃圾分類處理覆蓋面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55%以上。三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。加快實施都市圈東線供水等重大項目,積極推進“銀川—石嘴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”建設,加強與寧東基地互補發展、與農墾集團協同發展,推動以銀川為中心的沿黃城市群提質增量。不斷增強縣城集聚帶動功能,支持縣(市)區差異化、特色化發展,統籌推進公共基礎設施、產城融合一體化建設,提升縣域經濟總量占比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,支持閩寧、金貴、鎮北堡等一批特色鎮、中心鎮承擔建設區功能溢出,實現差別競爭、錯位發展。
(六)聚焦兜牢底線增進福祉,不斷提高保障改善民生能力水平。一是實施為民惠民工程。深入落實“四大提升行動”,全面實施“七項惠民工程”,推動就業創業增收工程,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以上,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次,居民“四項收入”不斷提高,生態移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農村居民平均水平。推動居住條件改善工程,改造老舊小區100個,棚戶區2.37萬平米,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000套。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工程,新改擴建四十二中和閱海第五小學等一批中小學幼兒園,新增學位2萬個,普惠性幼兒園學額覆蓋率穩定在85%以上。推動全面健康水平提升工程,進一步推進國家區域中醫內分泌診療中心建設,構建醫防融合的“互聯網+社區健康管理”新模式。推動“一老一小”幸福養育工程,新增500張養老床位,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0%。落實三孩政策,啟動普惠托幼服務體系建設,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托位700個。推動社會保障鞏固提升工程,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,健全未成年兒童救助、老年人、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,大病保險報銷比例達到60%以上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,深入實施“文化潤市鑄魂”行動,開展“四送六進”等文化惠民工程和“一河一山”文化旅游節等品牌活動,舉辦群眾文化活動2000場次以上。積極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,推進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。二是提升社會治理水平。聚焦鄉村、社區、宗教、校園、企業、社團等“六大重點”領域,提升治理服務效能,夯實社會治理基礎。深化平安銀川建設,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果,確保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“雙下降”。加強自然災害防御,增強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救助能力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,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,守護好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大力開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創建,維護好群眾合法權益。依法推進退役軍人事務。三是守好安全發展底線。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化解方案,堅決遏增量化存量,穩妥化解政府債務風險。加強市屬國有企業監管,精準化解國企債務風險。加強地方金融市場監管,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及金融亂象,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。推動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、健康發展。采取市場化方式,穩妥有效處置爛尾樓項目。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,增強疫情監測預警能力,強化防護物資動態儲備,全面完成疫苗接種任務,堅決守住疫情防控成果。
寧夏企服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: 高新技術企業、創新創業人才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、技術咨詢扶持政策的解讀與申報方案 企業文化:專業、專注、高效、共贏 企業使命:讓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企業財富、實現企業知識產權財富附加值 企業愿景:為企業創新發展添磚加瓦、保駕護航,為中國科技創新提供完善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